關于凈化手術室建設中的一些技術要求
華銳凈化 2019-11-27 00:30:05 閱讀
1、凈化手術室的凈化系統要求
優良,Ⅰ~Ⅲ級潔凈手術室和Ⅰ~Ⅱ級其他潔凈用房應當實行空氣潔凈系統送、回風的動態控制(control);
第二,Ⅳ級潔凈手術室和Ⅲ、Ⅳ級其他潔凈用房可以通過末端為優良或者亞優良過濾器(作用:過濾雜質等)的局部(part)空氣凈化設備實行動態控制(control),并設置工程專職人員負責手術進行中的計算機動態監控;
第三,非潔凈區可以利用局部(part)凈化設備進行自凈(空氣凈化機);
第四,嚴禁使用有化學刺激、致癌因素(factor)的局部(part)空氣凈化設備;
第五,空氣凈化系統的送風末端裝置應當保證密閉,不泄露;
第六,負壓手術室和產生致病性氣溶膠的房間應設置優良的空氣凈化系統,并且排風口安裝優良過濾器(作用:過濾雜質等);
第七,排放有致病氣溶膠的風口應采用密閉裝置。手術室維保要求設計合理,設備齊全,護士工作反應靈敏、快捷,有高效的工作效率。手術室要有一套嚴格合理的規章制度和無菌操作規范。隨著外科技術飛速發展,手術室工作日趨現代化。層流手術室維修保養不同級別的層流手術室其空氣潔凈度標準不同,例如美國聯邦標準1000級為每立方尺空氣中≥0.5μm的塵粒數,≤1000顆或每升空氣中≤35顆。10000級層流手術室的標準為每立方尺空氣中≥0.5μm的塵粒數≤10000顆或每升空氣中≤350顆。依次類推。
2、凈化手術室的質量評價及監測(Food Monitor)工作
優良的凈化手術室投入運行前,應當經有資質的工程質檢部門進行綜合性(integrity)能優良評定,并作為手術部基礎材料存檔;
第二,潔凈手術部日常實行動態監測(Food Monitor),必測項目為特殊結構:莢膜、鞭毛、菌毛(fungus)濃度和空氣的靜壓差,監測(Food Monitor)標準應符合有關建設標準的規定;靜態含塵濃度和沉降菌濃度以綜合性(integrity)能評定的測定數據(data)或年檢數據為準。消后的染菌密度(單位:g/cm3或kg/m3)以每次消后的檢測數據為準;
第三,每天可通過凈化自控系統進行機組監控并記錄,發現問題及時解決;
第四,每月對非潔凈區域局部(part)凈化送、回風口設備進行清潔狀況的巡查,發現問題及時解決;
第五,每月對各級別潔凈手術室少進行1次靜態5空氣凈化效果的監測(Food Monitor)并記錄;
總之,凈化手術室的建設是一項含量高、要求高的工作。手術室維保為病人提供手術及搶救的場所,是醫院的重要技術部門。手術室應與手術科室相接連,還要與血庫、監護室、麻醉復蘇室等臨近。手術室的空氣;手術所需的物品;醫生護士的手指及病人的皮膚,防止感染,確保手術成功率。建設企業需要認真了解探討凈化手術室建設工作中的一些要求,并在施工中嚴格管理,確保手術室凈化工程的建設符合要求。